做火把的“老手”是如何制作火把的?

7月24日这天,一大早,李植就带着侄子去山上捡松明子,为接下来的火把节做足准备。叔侄二人背着竹筐,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松树林深处迈进,四处搜寻着可用的材料,不一会儿就隐匿在了丛林中,两三个小时过后,只见两人背着一筐“分量”十足的松明子缓缓走来。

李植今年四十岁,是漾濞县漾江镇脉地村委会中沟小组村民,虽年纪不大但却是做火把的“老手”,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行家里手。“在我十二岁的时候,就跟我爷爷开始学做,当时我们村竖火把杆就在我家旁边竖,一个村就做一个,感觉挺有成就感的,然后就感兴趣了就跟我爷爷学做,传到我这里的话是第四代了。”李植说道。

彝族火把分为上下两个部分,下面的是火把杆,上面的叫做“升斗”,火把杆的制作相对比较容易,“升斗”的制作才真是考验功力,需要用到鲜竹、彩纸、浆糊、笔墨等多种材料,可以说刀功、剪纸、书法、巧手、耐心等缺一不可,因此“升斗”在火把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得益于这个手艺,李植在每年的火把节前夕都格外抢手,附近村庄的人都会来拜托他帮忙制作“升斗”,为了大家能如期欢度火把节,有时他甚至会熬夜追赶工期。“我们这里的风俗主要是家里生男孩的话,火把节的头天就去砍火把杆,生女孩的就要做这个升斗,我们这边有个说法火把杆上没有升斗就不兴竖起来,这个寓意着村里面要有男有女。”说起“升斗”李植娓娓道来。

只见他熟练地拿起剪刀,一张张彩纸在他手中来回翻转,马上就变成了各色的花纹图案。随后,将这些漂亮的图案用浆糊依次裱在框架上,“升斗”的雏形就有了,接下来的题字环节,大家会将内心的祈愿与祝福写在上面,祈求生活幸福平安。“这个是斗下面写的是五穀(gǔ)丰登,穀就是所有的粮食,这个寓意着就是今年我们这里粮食丰产五穀丰登,上面这个是六畜兴旺就是我们所有的家畜都是特别好,这个穀要用繁体字,它代表的是所有的谷类。”李植一边题字一边向旁边的侄子解释道。

“升斗”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繁琐,像李植与妻子罗再娇两个“老手”加起来也得忙活一天,从砍竹子、削篾条、扎框架、熬浆糊、裱纸、剪纸、题字到最后成型,每一步他都亲力亲为。“做这个主要就是骨架要做的牢要做的美,裱纸要裱得平,下面的花边还有里面写字的这个东西要剪的正,上面绣球套出来要套的圆才好看,旗子不能太高了,旗子一定下面是平的,主要就注意这些。”说起做“升斗”的技巧,李植毫不藏私。

夜幕降临,李植与妻子刚好做完一个“升斗”,将它插在火把杆上,一个完整的火把便制作好了。围绕在旁边的侄子、侄女早已急不可耐,准备好了足够的松香面就等着“开战”。瞬间燃烧腾起的松香面照亮了孩子们的童年,也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,整个村庄在火把的照映下显得格外温暖祥和,大人们嘴里念着,今年一定是个幸福年……

来源:“掌心漾濞”微信公众号

编辑:郭明鉴

审核:李政波

终审:李建奇

点亮在看,推荐给更多人👇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14年世界杯决赛_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出线形势 - pengxiaoji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